E
F
东方
徐楠团队
守护你的
每一寸肌肤
这期我们来讲一讲特应性皮炎,原称异位性皮炎,又称遗传过敏性湿疹,简称AD。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皮肤炎性疾病。由于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应性疾病,故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
“异位性”本身的含义包括:
1.常有易患哮喘,过敏性皮炎、湿疹的家族倾向;
2.对异种蛋白过敏;
3.IgE水平升高;
4:嗜酸性粒细胞增加;AD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一.AD的患病率
过去30年全球范围内AD患病率逐渐增加,发达国家儿童AD患病率达10%~20%,我国AD患病率的增加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但近10年来增长迅速。年我国学龄期青少年AD的总患病率为0.70%,而年我国12个城市1~7岁儿童AD患病率达到12.94%,1~12月婴儿AD患病率达30.48%。
二、AD的病因
AD的病因不明确,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父母亲等家族成员有过敏性疾病史是本病的最强风险因素,虽然AD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目前研究认为,免疫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皮肤菌群紊乱等因素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环节。
三、AD的临床表现
根据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分为四个阶段;
分为婴儿期(出生至2岁):也叫婴儿湿疹,发生于出生后2-3个月的婴儿。皮损多分布于面颊、额部和头皮,皮疹以急性湿疹表现为主,丘疹丘疱疹,渗出等。后逐渐蔓延至四肢伸侧;伴有剧烈的瘙痒,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许多病例可以在2岁前消退,但是也有持续至儿童期的。
儿童期(2~12岁):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可不经过婴儿期而发生,多发生于面颈、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以亚急性和慢性皮损为主要表现,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苔藓样变;俗称“四窝风”,即双侧肘窝和腘窝出现苔藓样皮疹,伴明显的干燥脱屑;
青少年与成人期(12~60岁)皮损与儿童期类似,也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手部,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损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痒疹样;
老年期(60岁)是近几年来逐渐被重视的一个特殊类型,男性多于女性,皮疹通常严重而泛发,甚至出现红皮病。
总之特应性皮炎的皮损表现没有特异性,可是伴有明显渗出的急性湿疹样表现,也可以是肥厚性苔藓样改变,但是其主要的特点就是瘙痒明显,病程持续,伴有多样的皮损表现及皮肤干燥;特应性皮炎还会伴有一些伴发症状,干皮症,鱼鳞病,过敏性结膜炎,食物过敏,眶下褶皱,颈前褶皱,白色糠疹,对羊毛敏感,出汗时瘙痒,对食物敏感等等。
鱼鳞病
白色糠疹
毛周角化
四、AD的诊断
相关诊断标准,皮肤瘙痒病史,再加上以下3条及以上即可诊断AD:
1.屈侧皮肤受累;
2.个人有哮喘或者过敏性鼻炎史;
3.全身皮肤干燥史;
4.屈侧可见湿疹;
5.2岁前发病;
五、AD的治疗
1.患者教育及管理,AD患者应该明确,治疗的目标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和/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减少或减轻合并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AD无法治愈,无法断根。
2.合理的洗浴,恢复皮肤屏障功能,减少环境和饮食的诱因;
3.外用药物治疗;
4.口服药物治疗;近年来上市的生物制剂及JAK酶抑制剂在治疗AD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我院都已经开展,有需要的患者可以至我科就诊;
5.紫外线治疗;
END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