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腥气,故俗称:鱼腥草。”
——《名医别录》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属植物,其药用部分为干燥的地上部分,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省份,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生用。
《本草经疏》: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之要药。
鱼腥草是民间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其最为人熟知的药用价值就是其具有“清热解*”的功效,常用于清肺热咳嗽等。其实鱼腥草除了清热解*以外还具有很多功效。
鱼腥草性微寒,味辛。具有清热解*,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热*疮痈、膀胱湿热等病症,现代多用于膀胱炎、肺炎等疾病。
例如和*芩、贝母、知母等药同用,用于清肺热;与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等药同用,用于清热解*,消痈排脓;与车前草、白茅根、海金沙等药同用,用于小便淋沥涩痛。
除了内服以外,鱼腥草还能外用,将鲜品鱼腥草捣烂外敷或煎汤熏洗患处,亦可达到清热解*排脓消痈的功效。
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因中药讲究配伍,常需根据具体病情辨证论治,使用时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文章由医院中医工作室提供
赈灾救急、资助病残、心灵慈善、
捐资助学、义诊施药、环保共生…
看慈善会最近在做什么
快乐是一件珍贵的礼物
南普陀宗铄法师音乐集首发——《花开世界起》
我知道你“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