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作为一个小的医疗机构治病比较杂,来什么病就看什么病。这样的优点就在于可以见到很多类型的病,缺点就是对于某类疾病的病例积累不够多。下面就几个治疗比较有效的皮肤病病案谈谈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第一类,讲两个湿疹病例。
第一例,某男,63岁。4年前患脑溢血,恢复还可以。在后来的一次吃海鲜后皮肤出现红疹,由少到多,发展迅速,奇痒,在热的环境里更痒,比如被窝里。鼻腔对热的食物敏感,会出现鼻塞的症状。来就诊时病程已有4年了,4年中皮肤不间断的起红疹,痒,抓破(抓破后方才解痒)后结疤,此起彼伏。特别是晚上痒甚,每天晚上要起床用水擦身体,涂药膏,方能安睡一会。苦不堪言。这几年各种治疗方法都有,不详。考虑到患者病程已长,湿热症状已不是主要茅盾,而是耗伤阴血,化燥生风,治以养阴血润肤辅以祛湿热止痒。处方:当归15克,川芎10克,炒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肤子15克,蛇床子10克,白鲜皮10克,桑白皮10克,桑叶10克,白蒺藜30克,防风10克,苦参10克,丹皮10克,徐长卿10克,甘草5克,茯苓20克,蝉蜕10克。六剂。服完效不显,二诊在原方上加夜交藤30克,合欢皮10克,天冬10克,麦冬10克,升麻3克,桃仁6克,红花6克,*芩6克。六剂。三诊患者来时很高兴,说痒明显好转,且没有新发的红疹,夜晚基本能安睡不需要起来涂药了。三诊还是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的原则又开了六剂药巩固困扰患者几年的慢性湿疹基本痊愈。
第二例,是一例急性湿疹,女,20岁,是我自己的女儿。当时她两个手臂内侧,右胸及右颈,腹部两侧出现红色丘疹,瘙痒,每到凌晨两点多痒尤甚。局部皮肤红热,疹红饱满。她在大学自行买药膏涂,效果不好,天天给我诉苦,搞得我也很心烦。于是就把中药熬好给她送去。处方:龙胆草9克,*芩9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当归20克,茵陈15克,女贞子15克,紫草根12克,地肤子15克,茅根15克,甘草6克,白蒺藜15克三剂同时用马齿苋克,龙胆草克煮水后浓缩要她外擦。共送了三次药吧,皮疹逐渐暗了瘪了,皮肤不那么红热了,没有新的红疹出现,关键是痒大幅度减轻,终于痊愈了。
这两例湿疹,一例是几年的慢性湿疹,一例是几天的急性湿疹,慢性的除了风湿热的残留没有清除干净外,更主要的是病程长导致阴虚血燥,和血瘀的形成,这时的治法要加强养血活血。对于急性期的,要加重清热利湿,凉血止痒,同时要辨清偏湿或偏热或湿热并重。我女儿这例我认为偏热多一些。
第二类讲两例荨麻疹。
第一例,女,62岁,两年前突发疹子,抓后起风团,色红,奇痒。这一例关键是起风团的位置,在大腿根一圈,系皮带一圈。当时患者脉缓弱涩,舌质紫暗。此类因为压迫摩擦部位起的风团,归为血瘀型荨麻疹。当时她女儿介绍到我处治疗,用活血祛风止痒的治法,处方是:归尾15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荆芥10克,蝉衣10克,白蒺藜30克,甘草5克,徐长卿15克,白鲜皮20克,夜交藤30克,银花10克,连翘15克,生*芪20克,枳壳15克,防风10克,苏木10克,生地10克十五剂十五剂药吃完没有明显改善,患者不愿再吃药,因为以前治疗没有效果,这次中药也没有效果,对治疗丧失信心。后其女儿又劝说她吃药,第二诊,原方加蝉衣5克,白蒺藜30克。第二个十五剂服完来告知,当服到一半时症状逐渐缓解,现在基本不发风团了,痒也好多了,能安睡了,信心大增。后又服十剂巩固,至今未复发。
第二例,女,32岁,出去旅游回来就全身发痒,一抓就起红色抓痕,高出皮肤,久不消退,且灼热刺痒。她到我处看时病程一年,她自述每天睡前服地氯雷他汀或雷尼替丁,否则晚上不能入睡,第二天痒的不能上班。脸上,身上,手心脚心灼热刺痒,恨不得把鞋脱了挠。像这种属于人工荨麻疹,也称皮肤划痕症。你随便用什么东西在她皮肤上一划,就会起一道红色划痕,奇痒。多属于血热型。治以凉血消风止痒。处方:生地30克,当归10克,荆芥10克,蝉衣10克,苦参10克,白蒺藜15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5克,紫草6克,桃仁10克,乌梢蛇15克,僵蚕10克这样前前后后吃了一个多月的药,中间有少量加减,终于好了,至今未发。这两例荨麻疹,发病部位,发病形式,症候不同所以治疗方法也有差异。
下面再讲一例鱼鳞病。
这个病,我以前只听说过,还不曾见过,知道是难治的病。男性,21岁,当时看到他皮肤色灰而粗糙,就像蛇皮一样深浅相间,有的地方还干燥得翘起来,少汗,冬季加重,夏天缓解。由于皮肤问题,他既没有上几年学,也没有出去打工,很自卑。这个病一般从小就有。想到以前看到有老师说这多属于肝肾不足,营血虚少,血虚生风,风盛则燥,肌肤失养。所以就用滋养肝肾,养血祛风,濡养肌肤的方法。处方:丹参15克,地肤子15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枸杞子10克,制首乌15克,白鲜皮10克,山药15克,苦参10克,防风15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蝉蜕10克,甘草5克。一共吃了四十多剂,后来打电话来说好了。这个病人就是第一次看病时我见到他一面,后来复诊都没有来,药是他叔叔带回去的。说好了,我还是有些怀疑,因为这个病在夏季会自行缓解,我怕他们把夏天的缓解当成病好了,总想再问问。恰巧今年4月份他叔叔来看病,我迫不及待地问他侄子的情况,他叔叔说从那次治疗后就好了,出去打工去了。我问一年四季都正常?他叔叔说很好啊,正常了。这个患者当时是年元月14号来看病的,到目前为止已经两年多了。
今天就讲这么多。最后总结一下,一般患者想到来看中医时,多半属于慢性阶段了。要么前面治好了,要是各种方法没有治好,才想到我用中医的方法试试。有许多病,西医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时,只要辨病辨证得当,中医治疗的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且疗效巩固不易复发。我讲的这几例有的几年了,至今未复发。这样讲来是不是对我们中医更加有信心了。
咱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一起分享和探讨。谢谢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