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自从11月17日,他们的深入接触后,莫妮卡就几乎忘记了比尔·克林顿作为美国总统的特殊身份,而更习惯于将他视作一个普通的男人,她欣赏他作为一个人的优点与缺点,而几乎不再为他的权力而噤若寒蝉。她甚至想要操纵和主导这个男人,用她独特的审美眼光为他打扮。莫妮卡身边的所有男人都得承受她如手术刀一般敏锐的目光,她喜欢为她的弟弟、父亲,还有数位前男友买衣服和各种配饰。
研究者向上海1258个3-6岁幼儿的家庭发放了问卷,最终获得的1153份有效答卷显示,91.1%的家庭每天为孩子准备点心,只有不足一成的家庭不能经常提供水果。然而,面对丰富的选择,孩子依然频频说“不”,只把甜品和肉当作“最爱”的孩子分别达到21.8%和21%。专家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发现,食物味道不好是孩子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等食品最主要的原因,有两成以上的幼儿不喝牛奶,理由是相当讨厌牛奶的味道。此外,近一半家长虽然意识到饭菜不合孩子口味,或是咀嚼食品有困难。但一些大人仍会采用逼迫、哄骗等方式强行喂食,这使幼儿对食物更为反感,从而形成“条件反射”不愿再尝试。研究发现,特别爱吃甜食的孩子中,出现肥胖、龋齿、视力低于常人的几率高于一般幼儿数倍,而且不能独立进食、进食速度慢的比例也显著增加,能独立进食的孩子只占四成。
业内学者普遍认为郭璞最早发现了“二义同条”的现象,在“台、朕、赍、畀、卜、阳,予也”词条下。郭璞在《尔雅注》有“赍、畀、卜,皆赐与也,与犹予也,因通其名耳”的说法,但未对“二义同条”现象进行深入阐释。直到王引之的《经义述闻?尔雅》,才开始深入研究。王引之在《经义述闻?尔雅》“君也”词条下提出“二义不嫌同条”的说法,而且在“君也”这段陈述中指出“音同假借”是“二义同条”产生的重要原因。随后郝懿行于《尔雅义疏》中称“二义同条”现象为“一字兼包二义”,洪诚在其《训诂学》一书中直接称之为“二义同条”,此后学界一直沿用“二义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