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保湿剂的重要性
保湿剂是治疗干燥性皮肤病的基础,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等病症的治疗指南中明确推荐持续使用保湿剂。在美国的特应性皮炎(AD)治疗指南中,明确推荐在疾病的急性期、维持期以及预防期中,都应持续使用保湿剂以优化治疗效果。
02保湿剂的成分与机制
◆成分与功能保湿剂的润肤剂、封闭剂和吸湿剂成分通过不同机制补充皮肤水分,如吸湿剂引导深层水分,封闭剂减少水分流失,润肤剂填补皮肤缝隙。保湿剂,这一治疗干燥性皮肤病的基石,通常包含润肤剂、封闭剂和吸湿剂等核心成分。其中,吸湿剂类似于表皮中的天然保湿因子,以及人体内的蛋白质和多糖等大分子物质,它们能够引导表皮深层和真皮的水分向角质层迁移,进而为角质层细胞注入所需的水分。封闭剂,即不溶性的脂类成分,在涂抹后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疏水膜,从而减缓角质层的经皮水分流失。而润肤剂则能通过填补因角质细胞脱落而产生的缝隙,使皮肤恢复光滑细腻。
03干燥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应用病例与效果保湿剂在银屑病等多种病症治疗中有效,含5%尿素的润肤霜可降低AD复发率,单一保湿剂对银屑病治疗有效率为15%-7%。保湿剂,这一对于治疗干燥性皮肤病至关重要的成分,其应用广泛,涵盖银屑病、鱼鳞病、扁平苔藓、掌跖角化病、慢性单纯性苔藓、痤疮、玫瑰痤疮等多种病症。它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多种皮肤问题,如AD的发生,以及新生儿、儿童和成人面临的瘙痒、红斑、鳞屑和苔藓样皮肤改变。研究显示,含5%尿素的润肤霜能使AD的复发率显著降低37%,同时,单一保湿剂对银屑病的治疗有效率也可达到15%至7%。
0皮肤干燥的判断与用量
◆皮肤干燥程度皮肤干燥程度分为轻度、中度、严重,影响保湿剂的选择;不同干燥程度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在选用保湿剂时,了解皮肤的干燥程度至关重要。轻度干燥的皮肤表现为轻微的鳞屑和瘙痒,可能伴随轻微的红斑,但无疼痛和皲裂。中度干燥的皮肤则呈现出中度鳞屑,伴有轻度或中度的瘙痒和疼痛,红斑和皲裂也可能出现。而严重干燥的皮肤则鳞屑厚重,瘙痒和疼痛感明显,至少会有轻度的红斑,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皲裂。
◆用量与频率人群间保湿剂使用量和频率有差异,多数指南推荐量的使用,频率则视病情而定,通常每日2至6次。目前尚无国际统一的标准。多数指南为不同人群推荐了使用量:婴儿每周约g,儿童为至g(或更高),而成人则至少需要每周g。关于保湿剂的用量和频率,多数指南推荐每日涂抹保湿剂2至3次。然而,美国AD指南指出,保湿剂的使用并不受限,可以随时进行。英国皮肤病学会则建议AD患者每隔小时或每天至少使用3至次保湿剂。2岁以下儿童的皮肤具有独特性,其表皮和角质层相对较薄,但含水量却较高。
◆儿童用法2岁以下儿童的皮肤具有独特性,其表皮和角质层相对较薄,但含水量却较高。这使得他们的皮肤更容易失去水分,同时pH值也偏高,导致脱屑现象较多。由于婴儿的体表面积与体重之比相对较高,因此在使用保湿剂时需要增加用量,以减少经皮水分的丢失并降低外用药物的用量。此外,研究显示,涂抹保湿剂后8小时,其体表残留量仅剩50%,这意味着需要定期重复涂抹以确保疗效。因此,对于儿童来说,保湿剂的使用频率应根据病情而定,每天可涂抹2至6次。
05保湿剂与外用药的顺序
◆顺序建议与研究多个指南对保湿剂与外用药的顺序有不同建议,强调避免同时使用,尤其是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关于保湿剂与外用药的使用顺序,存在不同的观点。英国指南推荐在外用药后10至15分钟使用保湿剂。而皮肤病初级协会共识则建议先使用保湿剂,等待15至30分钟后再应用糖皮质激素。也有观点认为,这两种药物的使用可以不分先后,只需间隔15至30分钟即可。另外,一些专家建议在糖皮质激素使用后30至60分钟再涂抹保湿剂。需注意,对于软膏类的糖皮质激素,应在保湿剂之后使用,以避免药物过度吸收。目前,关于糖皮质激素和润肤霜的使用顺序尚无循证医学证据,专家共识因此采取灵活策略,有的推荐在糖皮质激素前使用保湿剂,有的则不作明确规定。但普遍共识是避免二者同时使用,以防糖皮质激素被稀释或扩散至未受累区域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