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鱼腥草含ldquo马兜铃酸rdqu [复制链接]

1#

所谓鱼腥草,又叫做“折耳根”,在贵州、四川等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可是由于这种物品有着浓烈的腥味,因此并不受太多人的待见。

不过在中医理论中,折耳根可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宝藏食品,热证、上火都可以通过服用折耳根达到效果。

可是又有一种说法认为,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这种物质有肾*,而且还致癌。那么鱼腥草到底还能不能吃了?

鱼腥草的马兜铃酸具有致癌、肾*性

据研究表明,一种名为“马兜铃酸”的物质具有极强的致肝癌性,还有较强的肾*性,如果一个人经常摄入马兜铃酸,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器官疾病。并且该研究还剑指部分中国人喜欢的食物:“鱼腥草”。

事实真的如此吗?医生就来给大家讲解清楚。事实上,在6年前,我国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就研究过了鱼腥草,确实在里面发现了马兜铃酸。

团队为此还做了实验,研究人员将里面的马兜铃酸单独提取出来,用于健康的小鼠身上,刚开始每天低剂量使用,小鼠慢慢地开始出现肝癌,后来高剂量使用,肝癌也长的越来越大。

因此马兜铃酸确实能引起肝癌,但是人家教授也表示了:

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有很大的不同,人体内环境更加复杂,对马兜铃酸的代谢可能更快。一个人每天要吃十斤以上的鱼腥草,才能摄取可能导致致癌的马兜铃酸,那么这种试验就没有意义。

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马兜铃酸具有致癌性,而且目前其它研究也证明了:马兜铃酸还有较强的肾*性。但是人家没说“鱼腥草”是一级致癌物,这就很可玩味了。

其实在自然界,马兜铃酸的分布是比较广的,在一些中草药中都有马兜铃酸的存在,可是你知道吗,马兜铃酸也有好几种,比如目前已经探明的具有致癌性、肾*性的马兜铃酸,其实是马兜铃酸内酰胺1,只有它的*性比较明显。

而鱼腥草中含有的马兜铃酸,其实是马兜铃酸内酰胺2,和1的组成成分有大不同,效果也天差地别。而且研究还没有一个绝对的定论,因此鱼腥草会不会导致癌症,或者鱼腥草会不会引起严重的肾病,这点目前并无公论。

但是,毕竟鱼腥草还是含有马兜铃酸,因此医生呼吁大家:服用鱼腥草的时候切勿过量,偶尔吃吃换换口味当然没问题,可天天吃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好的问题。

鱼腥草有哪些对身体有利的地方?

说句公道话,所有的药物、植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只要是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有机物,肯定有自己的两面性,因此除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