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个了不得潍坊干部福利院里学转作风 [复制链接]

1#

“让躺着的孩子坐起来,让坐着的孩子站起来,让站着的孩子走起来,让走着的孩子跑起来!”潍坊市儿童福利院门厅的墙上,写着这样四句话。5月31日上午8:30,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和同事们在这里迎来了参观学习者。

5月31日,潍坊市组织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市中级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工)委书记,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来这里参观学习。潍坊市委书记田庆盈,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运,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苏立科,市*协主席刘建国都参加了。

杨守伟是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由她为大家讲述他们的工作、他们和孩子们的故事。

和普通幼儿园不一样,儿童福利院一进门就是医疗区。房间门口标注着“急诊科”“内科”“心电图室”“X光室”等,让人看得揪心。各个房间内,护理人员正为孩子进行推拿、艾灸、水疗等。杨守伟介绍,目前,该院收养18岁以下儿童名,90%以上是因重病、重残被亲生父母遗弃的。有的是早产儿,出生体重只有2斤;有的孩子患有唇腭裂、脑瘫、智障、鱼鳞病,有的甚至感染了艾滋病。但是,儿童福利院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坐起来、站起来、走起来、跑起来。

在运动训练室、感统室、多感官室、引导式互动训练室,孩子们看起来活跃一些了:有的练习走步、有的练习踢球,有的练习抓握,一个普普通通的动作,老师耐心地拉着孩子的手,重复一遍又一遍。其中一个房间,老师拿着一只风车,让孩子吹一口,风车转了,老师说:“好棒哦!大家掌声鼓励!”

有一个房间,躺着好几名脑瘫儿童。他们都穿着尿不湿,但是身上干干净净,没有异味,衣服上没有污渍。杨守伟脱掉鞋子,在孩子身边自然地跪了下来,给大家示意脑瘫儿童如何护理。为了给孩子穿脱衣服方便,他们发明了专门的“脑瘫衣”。还有一个脑瘫孩子,侧身躺在一个环形沙发里,杨守伟说,这个沙发也是他们自制的,为了让孩子的脊柱更舒服些。

手拉手教孩子迈步、面对面训练他们开口发音、按摩着孩子的小手小脚、把孩子抱在怀里……就这样,院里名职工,既当阿姨又当妈妈,全面承担起孩子的养育、医疗、教育、康复、安置任务。有的参观者看着看着,伸手擦拭起了眼睛。

楼尾门厅照片墙上,是那些被社会收养而离开福利院的孩子。杨守伟对每一个人都了如指掌:这个孩子没有一侧肋骨,怕磕怕碰,但是长得太帅了;那个孩子乐于助人,一下子就让收养人喜欢上了;孩子们都很有礼貌,上公园看不出跟普通孩子有啥不同,市民问是“你们是哪个幼儿园的”……

“我们所有的爱,就是让孩子‘回家’。但他们真走了,我们又很难过。”杨守伟动情地说,每个被领养的孩子,都是从这个门厅里走出福利院的。养父母是院里为他们精挑细选的,但按照规定和伦理,院方从此不能再联系,这一去再难相见。“目送他们走出福利院大门,再也看不见了,我们的老师就站在这里拖地、拖地,把浑身力气使完了,才哭完,才放下。”

从年来到儿童福利院工作,21年间,杨守伟和护理团队送走了个孩子,他们被社会收养,回归了正常家庭生活;

近年来,通过相关计划,院里39名心脏病患儿告别了死亡,56名唇腭裂儿童重塑美丽;

孩子不能正常上学,园内特殊教育却一天不落,被父母、养父母两度抛弃的一名孤儿,年考入了天津师范大学;

每一个孩子,院里都留了手印、脚印,记载了成长记录,为的是某一天,养父母能像亲生父母一样,给孩子讲述他小时候的故事……

“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眼里都是正常的。”杨守伟说,“时间长了,就跟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了。”

在杨守伟劳模工作室里,目睹护理团队为孩子们专门研制的各种康复、护理装备,田庆盈有感而发,对干部们一连点评了儿童福利院的三个“了不得”:

“你看他们照料那么细心、动作那么规范,完全是对一个正常孩子。他们不因为对象‘不正常’,就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标准。了不得!”

“(对注定无法听懂的孩子),他们没有因为跟他再说也没用,就不说了,就说得不好听,就乱说。完全是按照工作规范、工作标准来的。了不得!”

“孩子一个动作的提高,一个表情,就能让妈妈们哭出来。了不得!”

记者注意到,在孩子们的卧室门口,养护科宝宝班、贝贝班、乐乐班等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护理流程全挂在墙上,从早6点到次日早6点,24小时分为了约20个时间段,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都清清楚楚。

有参观者表示,通过杨守伟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介绍,亲眼看到儿童福利院的工作生活场景,自己深受触动、深受教育。将以榜样为标杆,自觉对标先进、学习先进,进一步转变作风、提升标准,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全方位提升工作水平,为推动潍坊市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杨学莹报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