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开饭了,吃……”烈日当空的下午,天台村热气袭人,坐落在天台村委会工业园区内的特色休闲农庄的鳄鱼大棚内气温更是高达35℃,一位年过半百且头发花白的男人一边敲打着护栏的铁杆,一边嘴里吆喝着鳄鱼熟悉的声音向鳄鱼池投喂事先切好的鲜猪肉。这位被村民称为“牟定县养鳄第一人”的农村汉子,就是牟定县天台村委会的王开俊。在县农业局的支持下,他到玉溪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学习取经,并潜心研究,摸索出包括鳄鱼饲养、繁育以及鳄鱼肉烹饪等技术。“与鳄共舞”已1年多,如今他饲养的鳄鱼已成为餐桌上的珍品。几次创业找准人生坐标
王开俊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自初中毕业后就在家种田,多年来脸朝*土背朝天的辛勤耕作,使他成为村里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很多农民都来向他求教种粮秘籍,他都毫无保留的传授,并把自己的一些思想观念向邻居分享,为此他在村里深受尊重。年开始,他被天台村村民推选为村民小组长,带领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王开俊有很多梦想和计划,年底他开始琢磨着创业,经过选址,创办了自己的采沙场,为全县的建筑行业提供优质的沙料。自己不但有不菲的收入,还带动了周边村落的劳动力市场。年在沙场经营进入发展*金期的时候,他发现沙场打沙所产生的淤泥严重污染环境,为此他开始琢磨着准备关停沙场另谋出路。
年,村民一致推选他为村民小组长。村民的信任,使他感觉到肩上的责任,他决心要给乡亲们做好榜样,做出点成绩来,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年5月,在县农业局的*策支持下,王开俊到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一个鳄鱼养殖基地学习取经,准备开启自己的鳄鱼养殖梦。
“与鳄共舞”潜心研究
经过3个月的学习取经,王开俊感觉鳄鱼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安全防护措施得力,养殖鳄鱼的收入还很可观。学习归来,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来到县农业局汇报工作,并把自己的想法向农业局领导汇报。回家后,王开俊租赁了30亩土地,建起了鳄鱼养殖大棚。
县农业局专门派人带他到省、州审批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随后又申请了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而规范化的养殖场地和成熟的养殖技术为王开俊顺利获得了鳄鱼产业的经营权,包括鳄鱼饲养、繁育、屠宰等。刚拿到许可证,他连夜驱车数百公里到玉溪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鳄鱼养殖基地引进种苗,一开始他计划少进几条尝试养殖,等养殖成功了再批量引种。但卖家有最低进种规定限制,一次进种不少于50条。思前想后的王开俊决定大胆尝试,一次性进种58条湾鳄。
这58条小湾鳄刚运回到他设在牟定县的鳄鱼基地,他每天像照顾自己孩子似的蹲在鳄鱼大棚内喂食观察,他渐渐地和鳄鱼像通了灵气的“哥们”,每当他去鳄鱼养殖大棚,冷血的鳄鱼都会朝他张望几眼。
由于远途运输,小湾鳄刚买回几天就出现异常,小鳄鱼的鳞片受到损伤发生病变,出现了皮肤感染症状。王开俊找遍了全县的水产专家,就是没有一人研究过鳄鱼,他按照水产专家给他介绍的鱼鳞病防治方法进行救治,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用治疗鱼鳞病的方法也能治疗鳄鱼皮肤感染病,每一次的经历都让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下一步的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鳄鱼养殖一年来没有对外经营,他一头扎在基地潜心钻研,鳄鱼每一天的成长经历都为他下一步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打造特色休闲农庄前景广阔前景广阔
58条湾鳄,每个月的鳄食费用就要多元,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为了长远发展,必须把鳄鱼推向市场。经过近一年的养殖,王开俊的鳄鱼逐渐长大,接近成年鳄鱼,是推向市场的时候了。他决定再次投入万元,以现有鳄鱼养殖基地为主体,开发出集休闲、观光、科普、餐饮为一体的鳄鱼主题特色休闲农庄。
说干就干,王开俊一边养殖鳄鱼,一边在鳄鱼养殖基地内建设了大中小餐厅、鱼塘、果园、菜园、家禽养殖场、游乐场、观赏荷花池等设施。在果园里种植了经济林果、还养殖了孔雀、小兔、老鹅、火鸭、土鸡等动物,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光用餐。
自从王开俊建起鳄鱼养殖基地,他就决定走一条与其他水产养殖不一样的路子,不追求眼前效益,鳄鱼免费参观、鳄鱼成品肉定价低于其他省份的好几倍,要让当地老百姓看一看真实的鳄鱼,尝一尝鳄鱼肉。
“鳄鱼属于农业中的朝阳产业,目前国内的鳄鱼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经营户不多,牟定县我是第一家。因此,我不用担心销路的问题,只要能养大就不怕没销路”。王开俊乐呵呵地说,他的农庄今年6月开业以来,已经接待游客人次,售出鳄鱼19条,销售额10万元,餐饮营业额达19万余元。
撰稿:张芹洪
责编:张芹洪
投稿邮箱:mdxcb
.